50年躬身酿酱!海天味业庞康压轴现身《酱油是什么》阐述正宗酿造

来源:    海天味业    发布时间:   2024-12-14 13:23:49

【摘要】12月12日,全球首部以酱油为主题的纪录片《酱油是什么》正式收官。

【新华企业资讯12月14日】12月12日,全球首部以酱油为主题的纪录片《酱油是什么》正式播出收官。值得注意的是,纪录片收官篇迎来行业重磅神秘嘉宾——被誉为酱油行业“教父”的前海天味业董事长庞康,首度公开讲述了过去半个世纪中国酱油产业翻天覆地的变化,以及中国民族酱油企业50年的守正与创新。

据了解,纪录片自开播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议,其中“最早酱油是肉做的”“生抽和老抽有什么区别”“晒出来的酱油更香”等话题相继登上微博热搜。此次,纪录片邀请到行业“灵魂人物”倾情讲述历史与文化、时代与产业、传承与传播,不仅为纪录片《酱油是什么》画上来了圆满句号,也让千年来默默无闻的中国酱油文化开启全新的征程!

图片1.jpg

图为纪录片《酱油是什么》

“守正”:民族企业守的是工艺,也是匠心

据悉,庞康在酱油酿造领域已经深耕50余年,是名副其实的行业老工匠。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,他不仅见证,也参与了中国酱油产业的发展与变化。

“守正就是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精华、精髓传承下来,并发扬光大。”他认为,传统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工艺和文化的坚守。50年多年来,海天在“守正”要求下建立起了“守拙择善”的文化,并将“慢心酿造好酱味”和“匠心酿造正宗酱味”融入到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。

资料显示,我国古代周朝时期已经出现了酱料,西汉已经有了大豆酿酱,元明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酿造技艺,传承千百年至今,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酱油文化。与国外酱油不同的是,正宗的中国酱油不仅起源早,还有坚持天然纯粹的大豆原材料、坚持耗时耗力的阳光晒制工艺、延用留存百年的菌种等工艺要求。这些既是老祖宗“留下”的古法酱油精髓,也是牵绊国人味蕾的关键所在。

记录片中,庞康提到:“古代酱油是用黄豆酿造的,400年前海天用的是黄豆,现在依然用黄豆酿造酱油,这也是海天酱油能保持风味始终如一,并受到消费者喜爱的秘诀。”为确保酿造出正宗中国酱味,海天不仅坚持用高要求精选黄豆原材料,不使用更低成本的替代原材料,还打造了60万平米的天然酿晒场和持续70年跨越三代人的发酵菌种研究。

纪录片导演李东珅曾表示:“中国酱油文化的发展,需要企业坚守对传统酱油工艺的传承,对品质的极致追求,也需要坚守住对渴望行业长久发展的初心,海天就是这样的企业。”

“创新”:老字号品牌突破的是技术,也是思维

“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中,守正是创新的基础,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。”在纪录片中,庞康首度公开阐述了对守正与创新的理解,也介绍了海天过去50年如何传承不守旧,不断创新持续突破。

上世纪70年代,海天率先行业开启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。怎么让酱油品质更有保证?怎么提高生产效率?怎么让员工工作更轻松……在重重考量下,海天率先引进国外先进包装生产线,开启自动化进程。此后,又通过外部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模式,相继实现了从自动化到信息化,再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。不仅让中国酿造工艺得以传承,而且还插上了“科技的翅膀”。

图片2.jpg

图为纪录片《酱油是什么》

据纪录片介绍,海天于2001年在佛山高明建立自动化、数智化标准的酱油生产基地,为产业发展积蓄能量。现如今,该酱油生产基地已经全部实现数智化生产管理,从黄豆原材料入库清洗、蒸煮、拌曲、发酵、酿晒……过滤出油到灭菌澄清的全过程,都有精准科学的数字化指标进行管控。传统老师傅和老工匠把关的浓度、鲜度、甜度、色泽等指标,也都升级成为了494道2000多项理化指标。历经400余年,这家起源于明清时期的佛山古酱园,在“创新”中蜕变成为了全球性的现代智能制造标杆企业。

庞康认为,用现代技术革新传统工艺,除了效率的提升,更是希望能把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。

据调查,很早之前海天就以“好吃不贵”为目标为消费者提供超预期价值,近年来又不断创新研发产品、创新升级服务、创新消费沟通模式,将纪录片中提到的“服务好消费者”要求贯彻到底。近年来,围绕消费者最新需求,相继推出了铁强化酱油、无麸质酱油、给水果吃的酱油、有机系列酱油、正宗古法酱油等多元个性的酱油类产品;还对产品包装细节进行精雕细琢,从瓶盖、拉环到瓶身设计,实现整体创新提升。在传播上,也积极以酱油为媒介,与消费者开展酱油冰淇淋、水果酱油、酱油咖啡等年轻时尚探索和互动,让酱油老字号散发更多年轻活力。

正如记录片提到,守正创新才能海阔天空。对于中国酱油产业和企业来说,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,“在传承中创新,在创新中发展”才能让中国传统酿造技艺永葆活力,也才能让中国酱油文化不断开启新征程!

手机扫码阅读

阅读:0

行业动态
更多>